4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4月至10月对风险高、可能出现区域性、行业性和系统性质量安全问题的工业产品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电线电缆成为整治重点,并指明将重点关注“打折”电缆问题。
现就电线电缆专项整治重点内容梳理如下:
重点产品:电线电缆(及食品用纸包装、防爆电气、砂轮、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等重点工业产品)
重点问题:电线电缆重点关注“打折”电缆问题。
2019年4月至10月
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于2019年10月底前组织完成本次专项整治,并将书面总结报送总局质量监督司,涉及案件查处信息抄报总局执法稽查局。
企业自查+监督检查
1、企业自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立即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纠,落实生产企业、销售经营者主体责任。
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自收到本通知之日起,要立即按照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内容开展全面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整改,并于2019年5月底前将自查和整改报告报本地区市级市场监管部门。
电线电缆销售经营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梳理,抓紧建立完善进货验收制度、健全销售台账,对销售的产品质量安全负责,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不合格或假冒产品进入市场。
2、监督检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检查企业是否按要求开展自查和整改。
对电线电缆生产企业:重点检查是否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控制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按要求进行了原材料、半成品及出厂检验。要通过合同、生产计划、生产记录、销售台账等,严查是否存在生产“打折”电缆情况。
对电线电缆销售经营者:重点检查是否建立和执行进货验收制度,是否销售无生产许可证、无强制性产品认证产品。
对不能保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条件的企业,责令企业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发证机关和认证机构撤销其资质证书。
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无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生产违法行为;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处理。
依法将违法企业纳入严重质量失信企业管理……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对违法失信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联合惩戒,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值得关注的十句原文
1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可根据本辖区情况统筹安排监督抽查。
2
已部署开展监督检查的,根据本通知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有关工作。
3
原则上,对重点产品,生产集中地区以生产企业监督抽查为主,销售流通集中地区以流通领域监督抽查为主。监督抽查项目要突出重点问题。
4
充分发挥生产许可、监督抽查、执法稽查、认证认可等职责手段,结合本地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具体实施。
5
发挥生产许可约束作用。对重点产品获证企业的后置现场审查和后续检查,要尽早安排,发挥技术专家的作用,严格按要求进行现场检查;对不合格企业,要加大退出力度。
6
对为企业申请许可证出具产品检验报告的检验机构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产品检验中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检验不规范等行为;对提供虚假检验报告的机构和企业,依法严肃处理。
7
强化风险监测预警作用。对于生产、流通集中地区,要加强分析研判,形成定期质量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报告,存在严重问题的要逐级上报总局。
8
推进质量安全社会共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要督促重点产品用户企业进一步完善采购管控,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规定,开展重点产品采购、入场验收、检验检测等工作,杜绝不合格或假冒产品进入使用环节。
9
对未抽到样品的生产企业要做好详细记录,严格跟踪,并开展后续监督检查。
10
总局将结合监督检查情况,适时组织开展重点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特缆情报局综合整理
欢迎访问绿灯行电缆官方网站
http://www.fszs888.com
您的转发或转载对我们非常重要,挚为感谢!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绿灯行官方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